
举办法治讲座
“高空抛物要担责吗?”“噪音扰民怎么取证?”在包头市青山区民一社区活动室,居民们围绕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踊跃提问。作为社区新聘任的法律顾问,包头市公安局青山区分局青山路派出所派驻法制员李伟手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结合真实案例,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解答居民们提出的疑问,现场居民听得专注,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这一场景,正是包头市公安局推动“派驻法制员”机制与“党建联盟+社会治理+安全宣传”模式深度融合的缩影。
今年以来,包头市公安机关以“党建联盟+”为纽带,高效整合警力、社区、企业、学校等多元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将法制民警派驻到基层所队监督执法、审核案件办理,如今又派法制民警进驻社区,进一步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这一机制推动下,像李伟这样的派驻法制员正从案卷审阅的“幕后”,走向社区普法的“台前”。他们每月固定时间下沉社区,通过开展法治宣讲、参与矛盾调解、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社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从治安管理到民间借贷,从未成年人保护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精准的法律服务。“民警讲得明白,问题解决得也快,我们心里特别踏实。”东河区安居社区老党员张大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不久前,在安居社区,因居民遛狗不拴绳引发了纠纷。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区分局杨圪塄派出所派驻法制员刘强迅速介入,他结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饲养动物干扰他人生活的条款,向居民详细解读法律责任,从邻里感情层面进行劝导疏通。最终,双方在明晰法律边界、化解情感隔阂后握手言和。
“法治是稳定的基石,服务是治理的温度。”多次参与调解的杨圪塄街道安居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崔强感慨地说,“有了法制员的专业支撑,我们调解纠纷更有底气,群众也更加信服。”从“发传单”式的单向普法,到“开讲堂”式的互动答疑;从“讲法律”条款的机械灌输,到“解忧愁”需求的精准回应,包头市公安机关正以党建联盟为牵引,以法治建设为内核,不断拓宽犯罪预防模式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发挥法制警种的专业作用,让基层法制员“服务在群众身边”成为基层治理常态。
“把法治工作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我们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落实在基层的关键一步。”包头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张明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机制、拓展领域,推动法治宣传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包头、法治包头贡献力量。”
(包头市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