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各地各部门立足基层实际,倾力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实效的品牌调解室,“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联合调解室就是其中有地域特色、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该调解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巴彦淖尔市是多民族聚居区,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创建了6个“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联合调解室,吸纳老党员、退休干部、优秀民族干部加入调解室,推广实施“1+2+N”工作法(即由1名司法所干部进行业务指导,配备2名专兼职调解员,统筹辖区内N名优秀民族工作人员力量),借助“铁三角”基层网格化治理平台,在为辖区群众提供便捷有效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的同时,对矛盾纠纷进行主动摸排、提前介入、联动化解。调解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3件,调解成功率达99.76%。
“石榴籽”调解室实行属地调处与联合调处相结合的调解模式,简单的矛盾纠纷由所在地人民调解组织调处,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的复杂矛盾纠纷实行联动调处,同时创新完善预测预警、风险研判等机制,确保了调解工作规范化开展。每个“石榴籽”调解室至少配备一名自治区级“金牌调解员”,还配备了多名素质好、水平高、经验足的调解员,连同苏木乡镇的调解骨干力量,组成了一支兼具法律素养与群众工作经验的专业队伍,为“石榴籽”调解室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石榴籽”调解室不断扩宽调解外延,创新开展“法律服务结对帮扶”活动,对苏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嘎查村“两委”干部开展集中教学、专业培训、“送学上门”等多种方式的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公职人员的法治素养。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方式,让“学有所成”的干部与农牧民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常态化入户访民情、解民忧,为结对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通俗易通的法治宣传,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引导各族群众形成尊法学法守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
“石榴籽”调解室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拓宽普法载体,打造线上线下平安法治宣传矩阵。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创办《法律明白人普法小课堂》《有享法》《主播说》等普法专栏,以调解室工作内容为素材,专题推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短视频、以案释法短剧等。线下,深入平安法治宣传阵地,结合“梨花节”“五原黄柿子节”等特色节日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横幅、发放彩页、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开展平安法治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