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乐通讯员郭静)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数字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向“绿”生长、向“数”转型,数绿融合为制造业打开了新空间、增添了新活力。截至2025年6月,中国银行工业互联网行业贷款余额近700亿元,工业领域绿色对公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
中国银行积极支持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配套出台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等领域信贷政策,致力于提供精准金融支持。在宁夏,中国银行迅速响应“灵绍直流”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融资需求,10余天内完成审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投放金额超17亿元,有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内蒙古,中国银行作为银团牵头行支持腾格里沙漠16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银团融资。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7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000万吨,是我国首批实现全面融资的“沙戈荒”大基地项目。
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号召,近三年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内蒙古、贵州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地区,加大对算力中心项目信贷支持,累计投放贷款超百亿元。中国银行还支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工业互联网通信网络畅通。持续加大对通信系统设备制造行业的信贷资源投入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攻关,通过丰富的授信组合产品,支持相关企业在长沙、东莞、南京等地布局全球研发中心和全球生产基地。
中国银行以《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行动方案》为抓手,构建覆盖要素供给、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目前已与超2300家产业链核心企业合作,授信余额超4100亿元,综合金融服务规模超800亿元。此外,中国银行推出“中银科创算力贷”,首创“券贷联动”模式,融合政府“算力券”支持政策,发布首日即与38家大型制造业产业龙头企业,模型算法、芯片设计等科技型企业以及创新孵化器、数据交易所等新型机构签约金额合计约80亿元,行业覆盖算力供应、运营服务、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领域,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