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调解先锋”带出一支“自治队伍”小切口里的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一起走私案背后的司法温情与治理智慧
第1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5010期:第12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11-19

小切口里的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

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司法局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本报记者岳科坚通讯员海日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十四五”以来,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司法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耕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等领域,通过一系列“微创新”,大力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推动服务质效“再升级”,用法治力量筑牢民生福祉根基、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法援惠民

从“可及”到“优质”的温暖跨越

“真情服务暖人心法律援助解民忧”“情系弱势女性法捍公平正义”……一面面锦旗背后,是一次次温暖的援助,既传递了公平正义的力量,也表达了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认可。

2025年1月,哈女士因交通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又因责任认定和赔偿协商存在争议,迟迟未能达成协议。她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后,援助律师全面梳理证据,厘清事故责任,帮助其依法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最终法院支持其全部诉求,为其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

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法律援助中心始终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原则,积极推行法律援助容缺受理、经济困难状况诚信承诺等便民机制,提出“三个一次性”工作法,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农民工、残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申请,使群众办事流程大幅优化。“十四五”期间,该中心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30余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2025年案件质量评估合格率达100%,实现了法律援助案件“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调解赋能:

从“化解”到“善治”的基层实践

乌拉盖管理区司法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同联动的大调解体系,推动调解工作从“事后化解”向“源头治理”延伸,让基层调解更加务实、更暖人心。

“十四五”期间,该局通过重新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调解员、设立行业性专业调委会,推动了调解队伍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同时,通过在管理区综治中心设立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配备专职调解员,努力打造管理区特色调解品牌,通过开展矛盾纠纷“拉网式”大排查,推行“村级调解+乡级联调”分级处置模式等举措,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场、难事不出管理区。

普法润心:

从“灌输”到“互动”的氛围营造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乌拉盖管理区司法局努力创新普法模式,以精准化、场景化、趣味化为方向,推动普法工作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让法治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其间,该局紧扣群众法治需求,加强普法队伍建设,联合嘎查村(社区)培育基层“法律明白人”,选树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选聘村(居)法律顾问,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统筹推进“法律七进”宣传工作。同时,该局在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重点场所,针对老年人、农民工、妇女、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组织律师、“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力量精准开展普法活动,有效提升了管理区普法质效,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为辖区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大法治动能。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