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双慧眼保障消费安全轻信“花式”骗术 误入消费歧途慎重报班参训谨防权益受损小商品不可小觑 购买时需看标识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3769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19-03-15

慎重报班参训谨防权益受损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当下,网购、网上订餐、校园贷、网约车、“微信集赞”……诸如此类的网上交易,已成为人们习惯的消费方式,而随之引发的网络消费维权问题一度成为热点。日前,笔者来到包头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近些年,网络购物虽给人们的日常购物带来了便捷,却因一些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商家违规违法等不正当售卖手段引发纠纷的案件较往年增多。

市民兰女士从2018年10月份开始,一直在网上浏览关于报考消防证的培训班,其中有一家培训班多次联系兰女士,希望她报名,了解情况后,兰女士便花4537元报了这家培训班,后期因忙于带孩子,学习时间不充裕,兰女士便向该培训机构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因此,双方就退款金额产生了纠纷。无奈之下,10

月29日,兰女士来到包头市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接到投诉后,消协向双方核实了情况。兰女士认为自己只是试听了几节2018年的免费课程,而正式的课程从2019年才开始,因此除了150元的资料费,其余款项应都退回;培训机构称,服务条款已经明确约定,退班要扣除已上传课时费,包括赠送的课时,兰女士因个人原因提出退班,是消费者违约在先。消协认为,虽然合同对于退款有约定,但对细节问题约定得不明确,双方可以按照协议约定,承担各自的责任,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经过消协调解,培训机构扣除相应的课时费及资料费后,为兰女士退款3950元。

“随着人们对自身文化水平提升的需求,成人教育培训成为新兴的消费领域,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特别是网上培训机构时,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的时间是否充裕,是否与当前的工作冲突;同时,要了解培训机构的经营资质,对招生广告中的保过率等宣传要保持警惕;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关于课程内容、课时、退款等和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内容,标注在合同中,防止口头承诺不兑现;如商家承诺免费试听的课程,不满意可退押金,消费者要注意对附加条件做到心中有数,理性消费。”采访中,包头市消协投诉部科员张波就这起案件对广大市民敲响警钟。

对于处理类似上述的网络消费维权案件,包头市消协秘书长廖伟表示,完善“诉调对接”及发挥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主导作用,成了他们日常处理网络消费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人员需要加强社会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在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效力确认等方面的对接配合,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此外,指导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自觉履行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落实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支持、督促电商平台切实做好平台准入和退出、质量管控、售后服务、优质网店培育、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工作,积极促进网络消费环境的健康发展。 (肖玥)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