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拐区:让守信者真正享受到信用红利践行“枫桥经验”护航驰骋列车构建全链条“防护网”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开展道口安全整治拆除32处非公路标志标牌  营造安全畅通道路环境司法为民显担当打造特色法治宣传品牌开展专题培训
第07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   标题    站内高级搜索
第4913期:第07版 本期出版日期:2025-05-23

石拐区:让守信者真正享受到信用红利

语音朗读:语音播报

包头市石拐区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加大对诚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以及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并通过开发建立一系列守信激励应用场景,让信用好的主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感受到便利,不断提升社会诚信意识,营造守信有益、信用有价的良好氛围。

“信易批”构建政务服务新生态

石拐区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社会信用体系标准化运行,对诚信企业和个人实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创建“绿色通道”,丰富“石心帮实意办”内涵,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根据企业需求制定靠前服务清单60项,组建代办帮办队伍,坚持“提前介入、主动对接”,推行“联合指导、超前服务”的工作模式,实现“惠企办”;在石拐区产业园区设立“政务服务工作站”,实行“园区综合受理、分转部门审批、快递服务送达”服务模式,企业实现“不出园”办理政务审批事项;梳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就近服务清单”,在7个苏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0个村(嘎查、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立代办服务点,创新定点代办、上门代办等模式;实现“全区通办”事项共150项、“呼包通办”事项共100项,同12个省(自治区)67个县(市、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推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机制,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49项,企业和个人“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下办理474件,线上办理518件。

“信易+审计”推出风险防控新举措

石拐区不断强化审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审计干部诚信意识,将信用体系建设与审计业务相融合,围绕“信用+审计”主题,大胆探索,提升审计监督公信力,进一步树立诚信审计新形象。在审计实施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承诺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所提供会计资料、业务资料、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承诺并负责。违反承诺,影响审计结论,产生审计风险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和责任;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做好财政预算执行、重大政策跟踪、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自然资源等审计工作,强化对被审计单位履约行为的监督,督促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将依法行政贯穿部门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全过程,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公开工作,以提升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质量为主线,不断规范审计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增强政务公开实效。

“信易阅”开启畅享阅读新境界

石拐区将信用体系与阅读服务深度融合,大德恒街道创新推出“信易阅”应用场景,旨在通过信用赋能,为诚信群众打造更便捷、更优质的阅读体验。通过在草原书屋设置宣传展板、工作人员现场解答等方式,向阅读者宣传“信易阅”守信激励政策,针对退役军人、先进个人、老党员、优秀党员、最美家庭等诚信主体,提供免费借阅、新书优先借阅、延长借书时限、出具“诚信借书证明”等增值服务,让更多的社会主体感受到“信易阅”带来的红利,着力营造人人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石拐区还探索开发了“信易+志愿服务”“信易+养老”“信易+用水”“信易+教育”“信易+医疗”“信易购”“信易+消防”等公共服务,在各行业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守信激励措施,逐步实现信用惠民便企,让守信者真正享受信用红利,不断增强全社会信用成果获得感。 (岳俊)

  
                     
友情链接
金启程2  -  金启程科技 

Copyright © 2011 内蒙古法制报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兴安丽景一号楼八楼   邮编:101501  电话:0471-4687547  传真:0471-4687547  邮箱:xxxxx@sina.cn